据报道,中国电信、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均开始部署5G消息应用,有舆论将其视为“三大运营商围攻微信”,凡是能做出这种推断或者假设的媒体人,不是“脑残”,也是“白痴”。以上说法依据如下:


1.熟悉三大运营商基本运营的都知道,这些运营商基本上没有什么研发能力,比如我们常用的网上营业厅APP、微信公众号服务号这些产品,基本上是外包在开发乃至维护。


还比入某些运营商在全国的技术服务模块都严重依赖外部技术人员,其中,华为技术人员入驻到运营商公司服务就是典型例子。


这种策略何谈产品研发?结论可以下的早一点:别做梦了!


2.从运营商过往的产品案例来分析


远的不说,随便点开一个运营商的网上营业厅APP,稍微有点互联网常识的人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顺手的bug来。


还记得移动曾推出个飞信,自始至终也没啥覆盖面,究其原因,主要有产品开发外包、产品迭代落后、不忍心放弃原有的收费模式等等。


综合来分析,三大运营商基本上没成功推出过亿级用户的超级APP,产品思维、产品逻辑与QQ、微信、支付宝这类差的不是一星半点。


3.躺赚的日子太舒服,别指望它们去创新。


根据媒体报道,某运营商一天就能躺赚几个亿,还有什么比这更赚钱的?在这种超级舒适的商业环境里,怎么可能有动力去创新,怎么可能有动力去做苦逼的产品创新?所以,三大运营商围攻微信,这是我听过最脑残的假设。

4.三大运营商都在部署的5G消息应用是个什么鬼?

其实,就是短信业务的升级,是运营商的一种基础电信服务。相比传统短信,5G消息属于富媒体通信服务,可以让短信实现“信息即平台、用户即客户、手机即应用”。

听起来5G消息似乎与现在流行的5G网络有什么关系,其实就是个叫法罢了,3G、4G网络也能实现所谓的“5G消息”的基本功能,只是运营商不大乐意推动罢了。

5.“5G消息”其实是运营商被逼出来的产品
5G网络的到来,意味着2G、3G网络要逐步退网,那么问题来了,过去的语音和短信业务随着2G、3G网络的退网总不能直接停止服务吧。

因此,所谓“5G消息”,其实是市场倒逼运营商推出来的产物,当然,也有一定升级,毕竟5G网络打破了过去对文本的限制,实现了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位置、文件传输等多种富媒体信息的融合。

6.“5G消息”围攻微信?

有媒体造什么“5G消息”围攻微信的话题,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会觉得,这就是在胡扯,现在的“5G消息”跟微信在信息传递模式上没有啥区别,都需要消耗用户的流量。

此前不是有个“飞信”嘛,它的模式是发送消息收费,但是微信想的很明白,从一开始就搞免费,用户使用只需要消耗流量就可以实现通讯。


现在,运营商推出的“5G消息”,在通讯模式上,与微信没有啥差异,但是,在用户体验、社交网络、内容生态等等方面,是运营商遥不可及的。

就目前的模式来看,“5G消息”不过就是一个千万个APP中普通的一员,只是因为有个好爹妈才被各界关注。

发表回复

后才能评论